國外評價普遍不錯,電影預告感覺像是成人版的《窒友梅根》
於是我在錯過《米奇17號》的早場時段後
選擇來個與眾不同的愛情故事
以兩位主角Iris和Josh的初次見面作為電影開場
Iris平靜的旁白,提前介紹故事結局
Iris獨自在超市巧遇對著她傻笑,並弄倒橘子的Josh
其實蠻浪漫的(?)命中注定,童話故事般的相遇
但我開始懷疑我自己
喔?所以Iris不是機器人嗎?
還是機器人有自我意識,並跟人類一起生活的背景設定?
因為看起來就是偶然遇見,沒什麼問題
隨著劇情的進行才發現
原來一切都是假的,一切才會如此完美
電影裡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反轉
總而言之,Iris是一種陪伴機器人
而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機器人
陪伴機器人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調整各種參數設定
語言、智商、眼珠顏色等等,彷彿在遊戲中創造角色
最大的不同,遊戲角色沒有意識,完全都由玩家控制
而Iris說的話,做的事,是源自於使用者設定
但如何說,如何做來達成任務,出自本人意識
當然可能有使用者的習慣或原始設定等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而使用者Josh自以為可以掌控所有權
控制Iris,犧牲Iris獲取不法之財
甚至Iris是租的,Iris從頭到尾都不屬於他
Iris跟Josh之間的關係,演變成一種恐怖情人
Josh控制Iris一切日常,Iris不曾懷疑自我意識的存在
真正變態的地方
此類型的機器人身上有一項指令,不能說謊
像被控制的被害人,說謊可能會換來更多更嚴重的暴力
被害者無意識中洗腦自己,這樣的生活很幸福很美好
失去自我,更嚴重的是服從加害者,做出傷害其他人的事情
就像社會上很多教唆殺人的社會案件
因為另一半吸毒,自己也跟著吸,甚至去販毒的「毒鴛鴦」
Josh朋友Eli的另一半也是伴侶機器人
Patrick,比Iris早一期的型號
為了抓回逃亡中的Iris,Josh提高Patrick的攻擊性
Patrick意識到自己是機器人,也意識到深愛原使用者Eli
Patrick和Eli之間的感情究竟是不是愛?
對於使用者來說
機器人本來就照著需求去設定,說不喜歡也不太可能
對於機器人來說
限於原始設定,本來就把使用者視為唯一
可能沒辦法試圖對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產生相同感情
Patrick後來恍然大悟的原因,比起「想起原使用者Eli」
我更傾向
他只是不想再被人利用而選擇趁自己還能控制時,關閉自己
從故事的背景看來,已經是一個與科技密不可分的時代
除了自動駕駛的汽車,就連開瓶器都不用手轉
還記得以前上課
只要開瓶器轉歪,或穿透軟木塞,那瓶紅酒就報廢了
有多個鏡頭聚焦在自動開瓶器,沒想到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Iris跟Josh在初次抵達小木屋後
Iris說想先去洗澡再跟大家會合
總覺得這個設定想要表達些什麼
會不會「洗澡」的意思是重新開機
畢竟機器人應該不需要洗澡,需要保養
「洗澡」
或許是提醒使用者保養時間
或者是單純機器人需要休息
跟人要洗澡的功用一樣,有時不是身體髒
只是想沖澡洗去一身的疲憊,或是泡澡緩和一天的緊張
有時心情不好
邊洗澡邊大哭一場或思考人生,真的有心情重開機的效果
所以對Iris來說,對機器人來說
「洗澡」可能不是真的洗澡,是其他的功能
Josh有可能是在所謂的「洗澡」
更改Iris設定,為了完成這趟旅行的目的
當晚的派對上
Iris看到Josh跟女性友人Kat共舞,就馬上把Josh拉回身邊
這畫面或許只是想表達
Iris這款機器人對使用者也是會表達出佔有慾
但也可能是埋下Iris攻擊性提高的伏筆
電影結尾,Iris享受了一次真正的洗澡
煥然一新,開著車,獨自揚長而去
這部電影蠻適合有續集的,講述其他使用者的故事
但我目前想不到非拍不可的好劇本
也許可以期待Iris率領更多的機器人大軍反撲人類
阿,不對,這劇本其他人拍了
總之,這部電影比我預料的還好看
原本以為只是看過就會忘的砍殺電影,意外的有許多省思
劇情高潮迭起,也不失幽默
女主角也演的很好,聲音超級好聽,未來的作品令人十分期待
隨著科技發展,生活中已陸續出現類似電影的陪伴機器人
如果真的有天可以擁有一個伴侶機器人,我滿想要的
就像一個不離不棄的朋友,但不需要磨合,也不需要經營
想獨處的時候,選擇關機
需要陪伴的時候,開機就可以了
現在想像的情況是利大於弊,不管什麼事都適當就好
推薦大家這部電影,祝福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完美伴侶
圖片擷取至yotube